阅读历史 |

25.搅动三省六部 三更合一(2 / 6)

加入书签

没有多余的。”门下侍郎似乎怕上峰怪罪,连忙又道,“不过一些吃食,我等绝不敢影响了家国大事。只是近日本就苦夏,官员们食不知味越吃越少,长此以往,怕是对身子不好。”

没有好的身体和精神面貌,还怎么为陛下鞠躬尽瘁,做牛做马呢!

源相公听懂了背后的意思,思忖片刻,觉得不过一些吃食,下属们事情做得好,当满足才是。

他问:“可知中书省的掌勺是何人?”

门下侍郎总算松了口气,擦擦额头上的汗,答:“这个不知道,只知叫做七娘小食堂。”

源相公眼皮跳了跳。这名字近日听过太多次,他差点又头疼。

只怕这一回,门下省和其余各部的钱包都得破费了。

*

门下省跑去中书省请教掌勺了!

听说这件事,尚书省、大理寺、鸿胪寺和六部也都沸腾起来。

官员们原先以为再也吃不上七娘小食堂了,还私下抱怨“同为中央枢纽,福利差别竟这么大”,此刻随着门下省也蠢蠢欲动起来。

毕竟,各官署小食堂是用财政拨款经营之后运转的,他们都比中书省有钱,凭什么吃不起。

吃,打今儿起就必须吃!

各府衙的人如同流水一般往中书省前去打探,再八百里加急赶回,跟各部汇报最新消息——

“七娘小食堂菜品奥妙所在,并非掌勺,而是菜谱!”

有了菜谱,各府衙的掌勺便也能做出这样的美味。

一群文士们顿时觉得,事情比他们想的简单多了嘛。

然而,等派出去的人寻到了宣阳坊李白家,七娘却笑眯眯提出了交易条件。

“菜谱是我阿耶耗费十年心血写出来的,中书省是阿耶的同僚,有事能第一时间护着他,你们能做什么?难道想白吃白喝?”

小娘子委屈巴巴抱紧怀中菜谱,警惕地仰视着,仿佛面前是一群豺狼虎豹。

众人便有些不好意思:“那你…你阿耶想要什么?我们可以换啊!”

七娘一副不信的样子:“当真?”

“自然。我等都是三省六部当值的官员,在京师有名有姓,若欺负你一个小娘子,岂不被人抓到错漏,自讨苦吃。”

七娘做足了戏,终于等到各家送上门来为她鱼肉,内心都要尖叫欢呼了!

此刻,她冷着一张脸,从院子里搬出个方凳,拖到诸位朝官眼前,然后爬上去,用与他们一般高的视线一本正经道:“我听陛下说了,诸位所在的官署,都有户部下发的食料本钱。这钱会用来经营生意、放贷收息……”

“无论田产、铺面还是放贷,我都要一成。”

满堂哗然。

有人觉得七娘这小娃娃在狮子大开口,也有人听着这话猛然记起来七娘,知晓她在陛下面前刷过脸,也有几件光辉事迹,连忙将同僚拉住,耳语几句。

当官的总是考虑的多些。

门下侍郎不免想到了一件事,官署近几年靠着这笔食料本钱,确实囤了不少良田,也有放出去的官贷每年都能收回不菲的利润。

难道是陛下瞧见肉多了,反悔了,想分一杯羹?

不止门下侍郎一人这么想,诸官署不约而同望向七娘。

七娘双手叉着腰,站在方凳上可神气了。

一众人便认定了此事的性质——果然,就是陛下授意的!就说嘛,一个六七岁的小娘子,哪有这般胆魄。

陛下只要一成分红,也确实算不得多。诸官署觉得咬咬牙也能忍,便有人问七娘:“那签了契书,你就会把菜谱给我们吧?”

七娘眨巴眼,一脸莫名其妙:“为什么要给你们,这是我阿耶的。”

赶在众人暴躁之前,她又跳下凳子:“不过,我家有几位出师的掌勺,这些菜他们都会做,每月只要三贯月银,很好养活的。”

七娘说着回头吆喝一声,阿寻便带着几个病坊稍大一些的孩子走了出来。

这段日子,七娘要找会厨艺的孩子特训,阿寻便把病坊这几个常烧火做菜的人喊了过来。这些郎君娘子们跟着七娘做事,已经养胖了一圈,举止又大方得体,不比贵胄人家里用的掌勺厨娘差。

七娘立在这些人身边,一脸骄傲道:“中书省每日的饭食,就是他们轮流做的。诸位今日回去,好好考虑吧。”

说完,她就关门轰人离开了。

阿翁说过,最好做的生意,就是编织一张精美的大网等对方送上门来。

这叫瓮中捉鳖,手到擒来。

*

兴庆宫,南熏殿。

今年春耕之事进展神速,因为七娘在绵州的主意,整个关中也都跟着落了实惠。

李隆基惬意地斜靠在软榻上,刚处理完最后一波琐事,打算歇息片刻,就去武慧妃那处用晚膳。闭目不过一盏茶的工夫,高力士便小心踱着步子进来了。

他穿着贵气,比起当朝宰辅也不相让,但在李隆基面前却十分谨小慎微,姿态放到尘埃里。

高力士跪在榻边,轻声道:“三郎,御史台诸位御史求见。”

御史台由御史大夫主掌,两位御史中丞做副手,是一个独立于三省六部之外、神秘又霸道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