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46.奇异 “真刺眼啊。”(2 / 3)

加入书签

卫应了句“是”。

“把消息控制住。”

楚昭头也未抬,长长的睫毛在眼睑落下一排美丽的剪影,他目光还留在书册之上。

侍卫又道“是”。

在即将离去时,却忽然听头顶郎君问,声调带着点漫不经心:“前些日子派去宛城的人回来了吗?”

“回郎君,还未。”

侍卫道。

郎君书一下合上了,他皱了眉:“去宛城要经剑南道,剑南道叛乱,若是耽搁…”

“罢了,让常三与常十五也去。”

“是。”

侍卫躬身离去。

楚昭眸光则落在不远处庭院里、那围着石凳而坐的三人身上。

光落在他那长长的睫毛之上,又落到那深邃的眼眸,他眯起眼,也不知在想些什么。

三郎君摇着折扇过来时,上到凉亭时,看到的就是这一幕。

他眸光往下一落,待看到与王庭芳、王清玄相谈甚欢的姜瑶,折扇一打,轻轻一笑便走了过去。

“一哥。”

他道。

楚昭将手中书册放到几案边,一只手搁在曲起的膝上,抬头道了声:“三弟。”

“你做来作甚?”

三郎君却道:“做弟弟的,来找哥哥还有错了?”

他掀起袍子,径直在楚昭旁边落座,与他一同倚着凉亭栏杆。

往下便是高高的石阶,再蜿蜒过去,便是坐了王庭芳等人的庭院。

楚昭看他一眼,什么都未说,只随他去了。

两人一时间陷入安静。

三郎君看看对面,楚昭难得没了那身冷气,浸在寺庙若有似无的梵音里,懒懒散散吹着风。

他又往下看去,不知王庭芳说了什么,姜瑶忽而一笑,那抬起的笑脸,沐在枝叶与光的影里,眼眸似剪碎了光,深深浅浅。

明媚一如这满处春光。

三郎君一双眼也眯起,他看着姜瑶,嘴里却道:“一哥近来有些变化。”

楚昭也未看向他,只道了句:“哦?什么变化?”

声音也带了丝懒散,似漫不经心。

“一哥对姜娘子似乎太关注了。”三郎君摇了摇折扇,“依照一哥脾气,早该不理她才是。”

“何况那姜娘子…”三郎君那双狐狸眼上挑,望向楚昭,似含了几分情意,“同时向我、大哥与你献殷勤,依一哥的脾气,你当——”

他慢吞吞道:“厌、烦、以、极、才、对。”

楚昭却“哦”了一声,一副无可无不可的模样。

就在三郎以为他不会回答时,他突然道:“父亲离去前再三拜托我,我小时亦被小姜叔叔抱过,再者……”

说到这个“再者”,楚昭竟然不说话了。

三郎君没听到后面的,下意识望了楚昭一眼,却只看到一张和平时几无差别的脸,平静若斯,仿佛并未被这话题动摇。

甚至那比常人更英俊深邃的面庞上,颇有些寡淡无聊的意味。

三郎君挑眉。

“一哥说的再者,是什么再者?”

楚昭这才回过头来看了他一眼。

那漆黑的眼瞳一下落他身上,楚三郎君竟窒了窒,不知该说些什么,楚昭又转过头去,那如泠泠碎玉似的声音在凉亭上方响起:“三弟可曾见过石头缝里伸出的蒲草?”

“你以为它将灭绝毫无踪迹。

可却意外地从那缝隙伸出。”

三郎君嗤之以鼻:“一哥莫非是想说,那姜娘子是这石头缝里的杂草?若让姜娘子知道,恐怕是不大乐意。”

楚昭便不开口了。

他只将眸光漫不经心地落在那庭院中,姜瑶已站起,与王庭芳和王清玄告别,那一抹雨过天青色穿梭过梨花树影,不一会儿消失在游廊里。

良久,他才“哦”了一声。

楚三郎闻言也不恼,只弯了弯那双过分曼丽的眼睛,笑着道:“不过,若一哥欢喜,纳了她便是,三弟不与你抢。”

这话一落,楚昭突然抬头,看了他一眼。

三郎君只感觉他那眼神如能照尽一切的光,似要将他一切腐朽与阴暗都照尽。

楚三郎面色未变,只摇着折扇,笑眯眯地看着他那一哥。

他那亲爱的好一哥只是起身,轻轻拍了拍他肩膀,留了句:“三弟,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”

说完,便已大踏步往外去。

楚三郎看着楚昭那颀长的身影顺着台阶而下,风猎猎吹起他的袍摆。

他扇子抵在唇下,漫不经心想:莫非,当真让一哥发现了?

也对。

一哥只是懒得管。

并不是蠢。

怎么办呢。

可不知为何,楚三郎君也并不害怕。

他只是看着那道背影,面前出现同样一道背影。

只是那道背影要更瘦些,更小些。

小小的少年,顶着一张鼻青脸肿的脸,举着一柄木剑,挡在一个瘦骨嶙峋、几近乞儿般的小小孩童面前,义正言辞道:

“你们可知他是谁?!”

“他是我北梁公府的三郎君,我三弟!”

“你们若敢再欺负他,喊他野孩子,先问过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