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六十六章 计划不如变化(二)(2 / 2)

加入书签

,从排长一直干到营长。” “老报务啊……” “不说这些了,白龙港有好多人认识你。我去找政委,你赶紧给徐所打个电话,请徐所帮着安排下。” “好的。” …… 又是找黄江生帮着买票,又是让小咸鱼贴靠的。 徐三野觉得滨江港公安局很不专业,办个桉子都办得这么拖泥带水,搞清楚情况,低声问:“他们答应送一台收录机?” “给我钱,让我自己去挑,让我自己去买。” “那就挑好的买,别跟他们客气。” “好的很贵,要一千多。” “用不着帮他们省,买回来你可以用它学习,我们没事也可以听听歌。记得多买几盒歌曲磁带,看看有没有《十五的月亮》和《血染的风采》,要董文华唱的!” 所长喜欢唱歌,尤其喜欢唱军歌。 每次在电视上看到董文华,他看得最入神,跟着人家唱,打死都不许换台。 想到他那么喜欢董文华,韩渝禁不住笑道:“是!” …… 一切安排妥当,韩渝提着行李回到海员俱乐部。 韩宁见他把旅行包都带来了,不解地问:“三儿,你带包做什么。” “我顺便去东海啊。” “去东海做什么。” “买收录机,还要买英语磁带。” “自学考试用的?” “嗯。” “滨江没得卖?” “滨江要是能买到,我用得着去东海么。”韩渝放下包,转身问:“叶经理,你知不知道东海哪儿有收录机卖。” 叶兴国愣了愣,笑道:“知道,不过现在涨价了,有点贵。” “我有钱!” “三儿,别闹了,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。” “这不是有叶经理么,买到我就坐船回来。我都十六了,又不是三岁小孩。” 生怕姐姐不放心,韩渝又说道:“毕业时好多同学没直接回家,人家不是去东海玩,就是坐船去汉武旅游。我什么地方都没去过,再说我是买收录机的,又不是去玩的!” 年轻人,个个都喜欢收录机。 甚至有很多小年轻,扛着收录机在大街上放舞曲,跳迪斯科。 叶兴国对韩渝想去东海买收录机不觉得奇怪,暗暗打定主意借这个机会把韩渝发展为中间人。 毕竟公司在滨江有“业务”,几乎每个月都要来,如果有韩家姐弟帮忙,将来不管做什么都比现在方便。 韩宁却一肚子不快,拉着脸都哝道:“想一出是一出,早知道你这么不听话,就不该让咱爸给你那么多钱……” “小韩,别说三儿了,他买收录机是为了学习!” 生怕韩宁不同意,叶兴国又保证道:“等到了东海,我带他去买。一买到我就帮他去买船票,送他上船。” 韩渝不想让叶兴国起疑心,不服气地说:“姐,其实都不用麻烦叶经理,只要告诉我哪儿有得卖,我就能找到。买到之后,我自己买船票回来。” 韩宁紧盯着他问:“你能找到?” “我有地图!” 韩渝打开包,翻出一张皱巴巴的东海市区地图。 见小老乡准备的如此充分,叶兴国不由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,哈哈笑道:“小韩,看见没有,三儿是有准备的。” 韩宁装出一副很担心、很不好意思的的样子,苦着脸道:“叶经理,这就拜托你了。海员俱乐部的电话你是知道的,如果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。” “有我看着,不会有事的。” 叶兴国话音刚落,刘大明和顾贤拿着头盔到了。 二人一见着韩宁就喊师娘,然后在韩宁介绍下跟叶兴国打招呼。 车费刚才在电话里已经谈好了,送一趟五十块,两辆车加起来一百。 叶兴国让他们先下楼等,然后去敲218房间的门。 张阿生和沉如兰早收拾好了行李,走出了敲开印度船员的门。 他们又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,虽然一句都听不懂,但韩渝可以肯定他们是在约定明天下午在哪儿见面。 …… PS:标准电码本是邮电部门编制的,相当于摩尔斯电码的中文版。 那会儿航运系统通讯落后,没有单边带,更没有甚高频,通讯全靠电台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